明年经济政策基调浮现 宽财政继续搭配稳货币
2014-12-08 00:00:00

明年的经济政策基调已经渐渐浮出水面。
  在上周末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2015年财金政策搭配提前揭晓,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连续第五年成为宏观调控的年度搭配。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进的重点是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结构。稳和进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
  “积极-稳健”5度联手
  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意味着奉行了四年的“积极-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今年将继续“合作”。
  一位接近决策层的经济学家认为,整个“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复苏态势不断出现反复,货币政策在平衡社会流动性和物价中,需要保持稳健,过于激进和保守都不适宜。
  对于明年的经济形势,中央政治局判断: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明年和今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华夏经济学基金会成立仪式上,国家开发
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宽财政和稳货币搭配主要是向外界传达稳定经济预期的作用,预计明年货币政策将比目前更积极些,流动性会稍宽松,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向也会进一步优化。
  高层定调“新常态”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党外人士座谈会上,高层领导人都提到了“新常态”,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表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习近平就曾详解未来中国经济 “新常态”的三个特性: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目前多方预计今年GDP增速将能顺利完成7.5%左右的既定目标,而针对明年的预测,“略低于今年”的看法是业界主流。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给出的预测是7.2%,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尽管经济再平衡仍在持续,但基本的增长推动因素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显着变化。
  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其他方面的变化更令人欣慰。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龚六堂在 “华夏经济学创新论坛”演讲时提到,自2013年以来,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已逐步超越第二产业,为GDP增速放缓并保持适当增速提供了保障。“第三产业每增加一亿元的GDP,则可以带动1200至1300人的就业人口。”龚六堂说。
  龚六堂说,进入到新常态以后,很多政策措施注重的是需求和供给相结合,从供给的角度拉动经济发展会比从需求的角度拉动经济发展来得缓慢,但是会更加持续。